關(guān)于海派賞石的特點(diǎn),我概括為四句話(huà):尊重傳統,勇于創(chuàng )新,海納百石,務(wù)求完美。
其中,尊重傳統是基礎。特別是作為躋身于古董之列的古石的收藏、流通和研究,在國內居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海內外許多藏家的古石大多是由上海流出的。有意思的是,古石研究專(zhuān)家丁文父(北京人,現移居美國)的重要代表作《中國古代賞石》一書(shū),也主要是在上海完成的。也正因于此,上海藏家相對于其他地區來(lái)說(shuō),更多地帶有一種古典審美情結。傳統賞石在很多地區趨于式微的情勢下,卻在上海得到了發(fā)揚廣大。這也要歸功于老一輩的古董收藏家以及盆景制作者延續了賞石文化傳統。
為什么要研究傳統,因為傳統是根。所謂溫故知新,推陳出新。就像法國后印象派畫(huà)家高更1898年創(chuàng )作過(guò)的一幅他認為是此生最重要的畫(huà)的標題一樣:“我們從哪里來(lái)?我們是什么?我們往哪里去?”
今天,我們來(lái)探究古典賞石的由來(lái)、變遷,我想也是像高更那樣,了解和探究賞石從何而來(lái),又向哪里而去。
|